
简介:购买 13D 打印夫妻俩最初做3D打印服务商,赚得盆满钵满,后来因为价格竞争太激烈,差点破产,后来发展成拥有20台设备的3D打印服务中心,下面是一个很生动的3D打印创业故事,讲述了这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。
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,3D 打印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,发展出光固化、选择性激光烧结、熔融沉积等多种形式,在工业设计、模具制造、航空航天、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应用。其中,工业级SLA 3D打印技术相对成熟,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推动力,为3D打印从业者提供了很多商机,但当然也有危机。
20世纪90年代初,我国清华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开始了3D打印研究,到2015年,美国两大3D打印公司合计产值已近10亿美元,而我国3D打印公司总产值尚不及它们,甚至大部分3D打印材料还基本依赖进口。
3D打印服务“完美搭配”
以光固化3D打印为例,虽然进口材料价格昂贵,早期一公斤感光树脂材料要几千元,但打印价格却高达20-40元/克。进入3D打印市场的商家通过提供打印服务赚得盆满钵满,很多服务商一两年就买了房、买了车。不用给别人打工,自己当老板,从王总到王先生,谁不羡慕、嫉妒呢?早期,一个房间、一台机器、两个人,就能组建一个3D打印服务中心,开始接单、打印。所以夫妻团队是当时最简单的组合,一个会画画的人负责在机器上画图,另一个负责清洁、后处理。
这难道不是3D打印界的现实版“神仙眷侣”吗?于是,懂画画的情侣们被感动了,纷纷效仿,“神仙眷侣”成为潮流,但也引发了3D打印界的洪流。
随着3D打印市场的扩大,不少人看到了商机,都想分一杯羹。于是2014-2015年,3D打印机销量突然飙升(“神仙眷侣”占了一半以上)。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。越来越多的人想分一杯羹,也想分得更大的一杯羹。那么他们该如何脱颖而出呢?
3D打印服务价格大幅下降 谋生困难
降价!只要我的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,客户就选我!顿时,3D打印服务商的天空一片漆黑,东莞3D打印服务商徐先生和徐太太的天空也一片漆黑。
经历了断崖式的降价后,徐先生夫妇和大多数服务商一样,希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,采购廉价的感光树脂白料。正如他们所料,国内材料价格回落,但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。生意依然不好,打印单价还在下降,市场上竞争对手众多。徐先生每天画到凌晨,但赚到的钱却勉强够维持日常开销,再这样下去,他很快就会破产。
谋生真的太难了!
寻找优质低成本的材料,降低成本
老徐只能想办法开发更多的客户。工厂客户是一个很大的待开发群体。他拿着打印好的样品去拜访了十几位工厂经理,但都空手而归,因为客户拿去样品一折断,样品就被折断了。客户说了一句让老徐心痛的话:“这个瓷娃娃,我们买不起。”产品性能达不到客户需求,只能观赏不能使用。要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,需要性能更好、强度更大、韧性更强、成本更低的材料。哪里找得到呢?
老徐开始四处打听性能更好的树脂材料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发现中山一家材料厂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绿色材料,韧性和强度比市面上的白色材料好很多,还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工业装配部件,据说它的韧性甚至能与ABS材料媲美。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绿色树脂材料。半信半疑中,老徐驱车来到广东中山,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辗转,终于找到了这家材料厂家——中山市大建科技有限公司。
走进大建的办公室,老徐见到了大建研发总监欧阳立伟。欧阳向他展示了绿色材料打印出来的样品,称这些样品可以随意弯曲,掉在地上也没问题,摔坏了就更好了。老徐入行六七年了,第一次见到一家公司对自己的材料这么有信心。但他也是做打印的,不知道样品的强度能有多大。他拿起一个样品,一开始不敢太用力弯曲,松手的时候,样品完好无损。他再次弯曲,这一次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。样品弯曲变形了,但他松手之后,样品又恢复了原状。他不敢相信,用力把样品摔在地上,竟然没有摔坏!老徐又惊又喜,他有预感自己的工厂有救了,不过还有一个问题:价格。
那是2017年,一桶10KG普通感光树脂材料的市场价是2200-2300,但他的工厂开了一个多月还没盈利,太贵的话自己可能买不起。老徐装作随便问了问价格,2200一桶!本以为性能好会涨价,没想到价格这么实惠,立马订了24桶材料,带回东莞,把3D打印机的树脂槽换成了这个材料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